Tuesday, November 8, 2011

废墟重建四重奏之——住(patch)

昨天写的废墟重建四重奏之——住,过后自己看回发现不是写得很好
好像漏了很多内容,再加上内心脆弱的政府很常说我们只会批评,没有给“建设性”的意见
所以今天补上这个补丁
要解决房屋问题,世界上每个政府都很头痛
美国佬就想出借未来钱来买房子,结果一个升息搞到大家没房住,现在无家可归的他们只好在华尔街扎营
讲到居者有其屋,做的蛮成功的可以参考下我们的对岸,新加坡
在老李的领导下,新加坡的人民基本上在房屋上是住的蛮好的
先来看一看历史,新加坡在1965年跟我们“祖国”马来西亚分离了
在1965年刚刚独立的时候,有200万人的老百姓里面有40%住在贫民窟里面,住在像样房子的不到10%。
所以老李把这个列为新加坡最高的国策,势必让老百姓们有家可归
结果40年的努力,新加坡400多万人,已经有85%的人住到组屋里面去了。另外的15%就是住在豪宅里面。
为了更了解小新的这个房屋政策,我上网找了一些资料



基本上,新加坡的组屋政策主要有三个层面,
1. 土地来源(政府)
2. 资金运作 (私人)
3. 建设运营和管理

土地来源
中国人的“传统智慧”说,土能生金,所以正确的土地政策在实施房屋政策上是非常重要的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是建造组屋的独立性非营利机构,可以无偿得到政府划拨的土地,
而私人房地产商必须通过土地批租,有偿获得土地使用权。
所以是政府控制土地的开发,尽量却把每一个土地的开发都是尽量用到最完善,减少浪费
此外,政府也控制私人房地产商对土地的开发,尽量让发展商以发展土地来谋取暴利的可能性简单最少

资金运作
当然小新的政府不是百万富翁(虽然他们很有钱),总不能100%帮你们老百姓出完屋子的钱
所以他们就有了个半强制性的公积金制度 CPF(Central Provident Fund)
中央公积金的总缴费率达到36%,其中雇员负担20%,雇主负担16%。公积金是组屋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

政府每年维持组屋制度运行所需的大笔资金就来源于此。
(我们的kwsp最近在国家稽查师的报告中好像说不见了)
所以新加坡个人的住房开支占收入比重仅为25%至28%,还不到30%,勉强还是负担的起。

建设运营和管理
新加坡成立了一个建屋发展局,所有的规划、设计、新建、管理、销售全部都包了,而且是第一流的效率。
高效率就能节省很多开销,也能压低房价(说到高效率好像在讽刺大马酱 = =,冤枉呀,我真的没有~)
在组屋的管理层面,新加坡对其购买条件、购买程序和建设过程均制定了严格规定。
把新加坡80%左右的人口和家庭都涵盖其中,但杜绝了外国人、高收入家庭及有私人产业的家庭购买组屋。
所以租屋是给低收入群的,杜绝外国人也能避免外国的热钱流进来“刺激经济”
(林北住的沙巴州的经济就真的“刺激”了,这里的房价比我看的A片还要刺激100倍
80%的低收入者住政府发展的便宜屋,另外有钱的+外国移民就住其他的20%高档屋子

最后法律下手,法律严惩投机者
小新政府规定一个家庭不得买两处以上组屋,买了组屋后5年方可置换新组屋,一个家庭只能置换一次组屋等。
所以意思讲你们两公婆几有钱都好,只能买一间租屋,不能买多一间来做电影<功夫>里的神雕侠侣包租公婆
而且避免你们学《富爸爸,穷爸爸》教的买屋,然后短期脱货赚利差,所以你买了一间鬼屋也要hold住5年
很pandai找lubang的大马人可能会说,"ceh,可以给假资料的嘛~”
小新政府要求购房者必须提供翔实的资料,一旦发现虚报,将面临高达5000新元的罚款或6个月监禁。
而如果购买了组屋,就必须要住,否则将同样面临高额罚款及牢狱之灾。
呵呵,所以就算买了鬼屋也要住5年,住到跟那个鬼混熟了才可卖出去


所以在4管齐下,新加坡人民成为了世界上拥屋率接近100%的国家
连那个“和他一起温家宝阁下”在去年也正式访问新加坡,向狮子城取经
老李教宝宝,如何压制中国的高楼价
呐呐呐,“建设性”的意见我已经给了,不要说我们老百姓只会骂而已
当然,心灵脆弱的政客会说“你酱称赞人家,你搬过去啦,lu balik Singapore lah”

2 comments :

  1. 其实新加坡的组屋对我们来说是满小的,住了会有种迫压感的!吉隆坡的也一样!那是题外话……
    在我国是政府为了经济发展而任由商家和外资抄楼盘导致房产天价,现在是骑虎难下

    ReplyDelete
  2. 新加坡国土小,唯有牺牲房子的空间了,但至少这个政策让每个人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
    我国国土大,要建空间宽一点的房子应该不是问题.
    当然,把新加坡的政策100%搬过大马是不切实际的,但政府至少在防止炒楼的层面上可以向新加坡借鉴借鉴下,学一些人家的优点再扬长避短的发挥我们的优点(如人口密集度比新加坡低、国土大),为老百姓解决房屋问题。

    看着我们这些只会假大空喊什么“转型计划”的政府,就觉得我连拥有一间“有压迫感”的小屋子的心愿都不能达成。T.T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