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書本.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書本. Show all posts

Sunday, September 2, 2018

Crichton 小說《失落帝國》讀後感



                這本《失落帝國》是《侏羅紀公園》的續集,也是Michael Crichton一生的小說生涯中,唯一一本有續集的作品。《神探福爾摩斯》系列的作者,柯南道爾也寫過一本同名的小說,也是說在南美一個沒有受外界干擾的森林,裡面還有恐龍的故事。之前一直不是很想看這部續集,畢竟我對恐龍不是有很大的興趣,看了後才後悔沒有早一點看,比第一本精彩很多。
                與其說《失》的是述恐龍的小說,不如說是作者以恐龍為噱頭,討論生物演化論的故事。第一本《侏》也是,用復活恐龍來吸引讀者眼球,但內容是探討那時還很新穎的混沌理論和一些科學守則道德等問題。據說The Lost World也是進化理論的一種,假設一個環境被孤立,不受地球整體因素如氣候等影響,該區域的物種會保持遠古時代的生態。

Wednesday, January 25, 2017

《國家為何會失敗》讀後感


                這本《Why nations fail》是我在2016年看過最好看的一本書,絕對是神作!作者是Daron Acemoglu   James A. Robinson。買的時候,以為作者對於國家失敗的理由無非都是政府貪污、政策失敗那些,但看了後發現作者倆是非常系統性地分析國家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並給出了強大的史料。不過,最後一章他們一起帶頭盔,說我們無法製造繁榮,所以不會給出什麼長治永安的治國方案。

Tuesday, January 24, 2017

豬哥的書2016

                同樣的,分享一下去年看過的好書。前幾年還可以選出十大,現在已經不能了,很勉強才選了7本。他媽的,書本越買越多,但越多不好看的。


1. 《這才是真實的中國史》
這是日本學者宮脇淳子的作品。書本標榜她是“右翼”學者,故許多觀點可能會氣死從小到大以中國角度看歷史的人。一些觀點甚至為了扭曲而扭曲,如她不承認日本參加“侵華”,因為沒有宣戰,中國的8年抗戰對她來說只是“支那事變”。不過有些觀點還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如大清時期的洋務運動,其實都是李鴻章這些地方軍閥的地方武器upgrade,而不是以國家的角度來進行現代化的變法。所以洋務運動結果出來的大清軍隊,是無法和日本那種全國改革明治維新出來的軍隊對打的。故,日清戰爭,清帝國還沒有開打就敗了。

Friday, January 1, 2016

豬哥的書2015

2015年的第一個帖,講下去年看過的書。
原本要介紹10大好看的,但湊不夠好看的10本,狗血的書太多了,浪費了許多時間。 加上一直認真玩手機,浪費了許多在地鐵閱讀的時間(我在2014年5月才換智能手機,之前都是用nokia 3200),所以去年看的書也少了。



1. Hunger Games三部曲
雖然電影爛尾,但小說很好看。許多電影沒有提到的細節,小說都有解釋清楚。社會的不公、窮人的掙扎、政治的操作(如打贏首都後要重啟飢餓遊戲),寫得非常吸引人。據說美國政府為了培養年輕人閱讀的興趣,呼籲許多作家寫一些適合青少年看的小說,這是其中一部。但最近逛書店,這些書籍從以前的 “Teens”分類,變成“Children”,天呀,我以後怎麼敢去買來看?

Sunday, September 27, 2015

《Hamas dan Bridged Al-Qassam》的讀後雜感


            最近發現自己越來越法西斯,為了平衡一下,閱讀了一些親回教世界的書籍,其中包括這一本由馬來西亞作家Maszlee MalikSyarafuddin Sulaiman一起撰寫的《Hamas dan Bridged Al-Qassam》。通常本地馬來作家撰寫的這類型書籍(馬來文書籍除了宗教就是愛情小說,這兩大類最少佔了8成),對西方的偏見都是很深,再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陰謀論,只能當科幻小說來讀,但這兩位在撰寫本書時立場較客觀,至少不認為911是美帝自導自演的。

Wednesday, July 22, 2015

狂戰士。民族英雄。作家介紹。

                劉碟之亂後,華鏟界對馬鏟界的amuk一詞感到震驚又好奇。由於劉碟手機門事件是“流氓發爛渣個別群體事件”,所以馬鏟界在劉碟的amuk,就被詮釋為發神經、暴走、爛仔等意思。這其實是對,但也是不對的詮釋。因為在馬來文的語境裡amuk有著更崇高的意思。

Saturday, July 18, 2015

《中國,你憑甚麼》的讀後感

                剛拿到祖康先生的《中國,你憑什麼?》一書時,我以為是批判中國的文章合集,但看了後發現裡面提出很多挪威治國模式的案例,讓人深思。雖然作者寫的時候比較的對象是挪威和香港政府/中國社會,但豬將軍先天下憂而憂,愛國之心爆棚,讀著的時候一直想起大馬的種種社會現象,閱讀起來,有許多值得我們參考的地方。

Tuesday, March 24, 2015

《新加坡賴以生存的硬道理》的讀後感

           有次和同事吃午餐,談到新加坡人民示威。同事A說:“都不知道新加坡人示什麼威,生活到醬好還示威,我們馬來西亞才是要示威的”。我原本想反駁什麼的,但想到反駁的話一來講來曬氣,二來其實很多華人,不管是膠叔還是小膠膠,都是喜歡李大帝那一套的。所以最後還是靜靜沒出聲,繼續扒飯。

Thursday, February 19, 2015

讀書撚


                昨天到商場吃團圓飯,朋友遲到,我唯有到那裡的T書店逛。第一次到T書店是在沙巴的時候,那裡只賣英文書。那時我看英文書的類似、專業水平、表現手法等都遠在中文書上,心理就認為,如果不懂英文就基本上和世界脫軌了。來到吉隆坡,80%的買書錢都花在日本資金開的K書店,這幾個月發現在瓷廠街的某間外國中文書店有很多K書店沒有的好書,另外那天和朋友閒逛M書店為了折扣也申請了一張會員卡,加上在沙巴時已經有了的P書店會員卡,我現在已經有了4張書店會員卡,加多一張就可以召喚黑暗大法師了。

Monday, February 2, 2015

逆襲吧,架仔!

IS抓去的兩位日本人始終難逃一死,全世界為之痛心,我也要哀悼一下。畢竟這次被砍的人質和之前的那些不同,這次是日本人,地球上少數優秀的民族之一,所以必須哀悼。唯一的雜音是居然發現有些人為IS砍人叫好,這些人不是回撚,而是不爽日本人的華人豬。呵呵呵,真的是莫名其妙~

Wednesday, January 7, 2015

豬哥的書2014

                這篇原本在去年就要寫的,但回到沙巴時為了讓手機有wifi上網,唯有把插在電腦的broadband弄成wifi而安裝了一些坑爹軟件,讓已經破舊的電腦hang到幾乎不能用。所以回到吉隆坡後把坑爹軟件卸下後,才能寫。
原本想分享我在2014年看過的10本好書,結果發現去年看了46本書,好看值得推薦的居然沒有10本,可見我在2014年的生活真的很坑爹。唯有分享幾本還算不錯的,排名不分先後,根據我閱讀的時間來排序。
好看的:
1.       絕代雙驕
雖然說排名不分先後,但這一部武俠小說絕對是我在2014年看過最好看的書。一直以來看古龍的書不多,只看過陸小鳳系列的一些作品,感覺像偵探小說多個像武俠小說。但身邊有位武俠小說迷的朋友,介紹我看這一本。一看就愛不釋手。朋友說《絕》這是古龍後期的作品,那時他賺夠了錢,生活有了保障後不再為稿費而寫,專心寫下就寫了這一部上等的作品來。小說裡小魚兒那種人去到哪,妹紙把到哪的神乎其技泡妞術,讓我領悟到把妹的最終奧義,兩個字——靚仔。

Saturday, December 6, 2014

《回應自由派回教》的讀後感


前言:   
因緣巧合之下,買了這本書來看,主要還是被它的書名吸引,想看作者們如何回應自由派回教的論述。本書內容是作者們的碩士研究論文改寫而成,所以我是帶著“請用理想論述說服我”的心境來閱讀這一本書,以為裡面會有很多精彩論述反駁自由派。結果閱讀完畢,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我的感想依然是 『震驚 + 失望』。

書本結構:
本書分為4個章節。第一章節介紹自由派回教的歷史發展,和一些自由派的學者。第二章主要概括自由派的論述,和他們這樣說的原因。第三章是這本書的重頭戲,也是作者如何反駁自由派。第四章是作者介紹國內有哪一些政黨和非政府組織,努力打擊自由派論述在本國的肆虐,和建議一些打擊自由派思想在大馬流行的建議和政策。

Saturday, November 22, 2014

介紹膠叔看小說

因為P書店便宜賤賣,所以買了一本Robert Ludlum的小說。是他代表作 Jason Bourne系列的第二本, The Bourne Supremacy》。作者Ludlum被譽為現代小說驚悚大師,而這種結合國際關係、政治、軍事和一點陰謀,也是我最喜歡看的題材。這是我第二次看Ludlum大叔的書,第一本看的是他死後出版的小說,Covert One系列,也是講國際關係加一些科幻的。死後如何出版?就是出版商發現他電腦內有故事草稿大綱,然後請槍手來寫,就這樣借死人的名譽來賣,非常坑爹。

Monday, October 13, 2014

客亦有道

          前一陣子的國慶月,書局把許多大馬國情的書籍擺在一個攤位裡,吸引讀者。豬哥愛國更愛馬來妹紙,買了幾本來看。其中一本,是公正黨署裡主席——賽.胡先.阿里寫的《馬來人的問題與未來》。這本書的構思他在70年代遭內安法令扣留時已經想好,然而在2008年再加一些新的資訊再出版。主要是講述馬來人的歷史,和馬來人在當今社會的挑戰。
          老實講這本書挺悶的,沒有什麼特別的論述,馬來人的問題與挑戰來來去去都是那些,大家都聽膩了。只是當作者在介紹馬來人的歷史時,我就幻想自己是個坐著時光機的馬來人,來看待當今的馬來西亞的前世今生。(接下來豬哥乩童上身。。。)

Sunday, June 15, 2014

想要成功?祈求運氣吧!


前陣子和同事逛書店,看到書店把Malcolm Gladwell其中4本作品(目前為止,他一共出版了5本書),包在一起,還真的名副其實的捆綁式銷售。4100塊,就買下了。此君成名已久,聽說每一本作品都是暢銷書。第一本成名之作《The Tipping Point》在2000年出版,聽說那時華爾街每一個管理層的辦公桌上,都放著這一本書。
非常喜歡他的作品,他把前人的許多研究成果加以分析歸納,並通過自己的一些訪談記錄,最後做出自己的結論。書評對於他作品的評價“足以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許有一點點誇張,但看了他的書後,卻真的讓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角度來了解這個世界。套句老套的話就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Wednesday, June 11, 2014

明日世界,人間地獄

         
         每次看完Dan Brown的小說,感覺上要寫一些閱讀心得,方能對得起他老人家。這次看了《地獄》,也要寫一篇。聽說這一本《Inferno》,也會被拍成電影。經過前面兩次的失敗,這一次如果出電影版,應該不會抱著很大的期望去看了。
          聽說古埃及人當年看到尼羅河的河水氾濫,淹死很多生物;過後因為河水氾濫卻導致尼羅河流域的泥土更加肥沃,肥沃的泥土又可以種出更多的種植物,養活許多埃及人。從此埃及哲學裡,死亡就變成了一個重生的意義。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下一個生活延續的休息站。

Thursday, May 29, 2014

賢者之石

前陣子看英國前任財政顧問,黛安.柯爾(Diane Coyle) 寫的一本書,《The Economics of Enough》,中文版的譯名是《被賣掉的未來》。裡面有提到我們現代經濟體系所面對的問題,其中一個單元是說到債務的危機。

Thursday, February 13, 2014

《猶太人、什葉派和敵基督》的讀後感

之前想更深入地了解馬來社會,所以買了一本叫作《Yahudi, Syiah dan Dajjal》的馬來文書來看。翻譯去中文意思是,《猶太人、什葉派和敵基督》,副標題是『讒言的散播者,信仰的歪曲者』。我自從中學時代,就知道本地馬來人非常恨猶太人,大馬政府更是不承認以色列的建國,至今都沒有邦交關係。在大學時期,和馬來朋友交換影片來看,就接觸到讓我很喜歡的陰謀論——敵基督。就是那些Dan Brown小說裡面的情節,什麼光明會、共濟會、NWO等他媽的陰謀。

Saturday, January 25, 2014

揭開上帝的面紗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新戲《I,Frankenstein》,男主角原型來自18世紀經典小說《科學怪人》裡。小說原著我沒看過,但聽說作家當初寫這部小說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一起反思,我們不斷創造新科技,但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能力來使用它們嗎?
          最近看完了一本大馬回教學者寫的書。作者提出的論述,我很多都無法苟同,但卻給了我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的思路。(這也是我買這本書的目的)他認為,西方世界自從政教分離後就開始『墮落』了。而我們受西方霸權的影響,所認知的歷史觀卻是西方自脫離了教廷的壓抑,思想得以釋放,西方從此走出黑暗時期,迎來了人類歷史上最蓬勃的科學、思想大躍進。他還說道,當今的人太自以為是,跑去研究/發明任何東西,直接“挑戰了真主的權威”,最後必定抓蟲,自己害死自己。

Wednesday, January 22, 2014

《貨幣戰爭5》emo的讀後感

   
     如果硬要分析我的性格,那我應該是一個很悲觀的人。例如我就是不相信去愛馬來人,就會除掉他們認為我們始終是外來人的想法。看完了宋鴻兵先生的《貨幣戰爭5——山雨欲來》後,我對世界的看法,更加悲觀了。
   像之前那4本一樣,宋以他那妙筆生花的文筆,由淺入深地生動地解釋了金融界裡的所有概念。這第5本花了大約一半以上的篇幅介紹近年世界的(主要是美國)金融市場狀況,作者以他獨特的看法,帶讀者透視金融市場裡的魔術。此外也有作者以金融為歷史高地,俯視羅馬帝國滅亡與宋朝變法失敗到滅亡的獨特史觀。有興趣者可以自己去買書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