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历史.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历史. Show all posts

Friday, March 24, 2017

豬夫人的情慾信箱:隻豬要不要給他?


親愛的豬夫人,你好。小女子是社會新鮮人,離鄉背井來到大城市工作。在公司,我認識了一位很照顧我的男上司L,平時對我體貼入微,關懷不至,我有什麼事情都會第一時間安慰我。老實說,我也有點喜歡他。可是我知道他已經結婚了,還有一個還在唸小學的孩子。L對我說他對他太太已經沒有感情,但不能離婚和我結婚,因為要給孩子一個家。上週,我們一起看電影後,他打算帶我去酒店。我死都不肯,L問我不是愛他嗎?不給他難道打算益公司的毒、窮撚程序員Z嗎?我不知道怎麼辦好,我是喜歡L,但又不想做第三者,我要不要給他我的豬?豬夫人我應該怎麼辦?
祝豬夫人越來越漂亮,天天吃好香蕉。
拼死守護自己的豬的小女子上。
-------- -------- -------- -------- -------- -------- -------- --------

Wednesday, July 22, 2015

狂戰士。民族英雄。作家介紹。

                劉碟之亂後,華鏟界對馬鏟界的amuk一詞感到震驚又好奇。由於劉碟手機門事件是“流氓發爛渣個別群體事件”,所以馬鏟界在劉碟的amuk,就被詮釋為發神經、暴走、爛仔等意思。這其實是對,但也是不對的詮釋。因為在馬來文的語境裡amuk有著更崇高的意思。

Tuesday, March 31, 2015

神的子民VS神的子民

                由於馬鏟界時常罵華人豬是遠東的猶太人,這讓華豬界非常高興,暗爽了很久。但根據我的了解,比起華人的“很會做生意”,猶太人和回教徒有著更多的共同點。
                除了回教徒的食物要求清真以外,猶太人對食物也有他們教規的要求,叫作Kosher foods。根據猶太教的經典,Kosher 食物也有嚴格的要求,當然,猶太人也和回教徒一樣不能吃豬肉。在外國,也有許多猶太人食物專賣店,但不知道是否有像馬鏟那麼霸道,自己不吃也不讓人家吃。

Sunday, March 22, 2015

你的神諭,我的屁股。

                               首先要感謝盜版DVD店,讓我在馬來西亞政府禁止了此片後仍然有機會觀賞到這部電影——《Exodus: Gods and Kings》,雖然這是一部爛片。
           出埃及記,改編自《聖經》裡的故事,由好萊塢型男Christian Bane主演,其名字更加強了電影的基督feel。由於這部電影講述摩西的故事,政府擔心本地回教徒看了後會混亂,把回教裡的先知Musa弄亂,所以禁止了此片的上映。之前還有電影諾亞,也被禁止,基督教的Noah和回教的Nuh都是同一個角色。回教教義嚴厲禁止描畫先知的樣子,同樣的政府也怕回教徒看了後會把先知的樣子當成是好萊塢鬼佬的樣子,通通禁了。我們這些異教徒當然沒有理這麼多,加上此片又是大導演出品,當然要支持了。

Sunday, March 1, 2015

閱讀戰國時代歷史雜想1





                最近開始看網友借我的11本《大秦帝國》,才看了半本,感觸良多,勾起了我的大中華情意結。在整個華夏文明中,先秦的春秋戰國時代是我最喜歡的時期。當初看柏楊寫的《中國人史綱》,過了這一段歷史後,接下來的中國歷史,就只有悶和悶和好撚悶。整個中華文明的精髓 (就是今天你打算用來A鬼佬或讓鬼佬對東方有幻想的學說論述)9成以上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的。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15

小新。檳城。吉打。有鬼。

                新加坡太上皇李光耀大帝幾天前傳出進ICU的傳聞,網上英語系網民一片祈禱祝他早日康復。過了一天,馬鏟界傳出了李大帝在醫院裡求安樂死的新聞。他要求醫生不要再治療他,讓他安然死掉。馬鏟界看此新聞,大樂,並說李大大也不過如此,原來怕痛怕死。有種原來天神也會流血的安慰。

Saturday, February 7, 2015

The Imitation Game的觀後感

          我以為這些冷門題材的電影不會在本地電影院上映,所以很早就買了老翻來看。The Imitation Game,中文的翻譯為《解碼遊戲》。也許譯者認為故事裡的主軸為解開德軍密碼,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模仿遊戲》,是圖靈在其論文裡提出的實驗。關於圖靈的故事,之前有寫過:《計算機科學之父》,想知道他的威水史可以參考之前的博文。
          這是一部美英合拍片,男主角是因飾福爾摩斯連續劇而著名的當紅炸子雞Benedict Cumberbatch。電影叫好又叫座,除了觀眾一致讚好也入選了下兩個星期舉辦的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項提名。這部電影也是改編自《Alan Turing: The Enigma》一書,原書我沒看過,但我在看這部電影裡隱隱約約感覺主題是基情,真正的男主角是出來沒有出場過的英國戰時首先丘吉爾。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

Tuesday, December 16, 2014

外圍賽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片100年週年紀念,全球專家學者也趁熱鬧,出版了很多本從不同角度解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籍。好玩的是WW1結束了將近100年,學術界居然到今天為止都不能完全肯定造成它開始的原因是什麼。

Tuesday, October 7, 2014

小膠膠和國族想像

             
   對於許多小膠膠的出現,我認真思考了很久,試圖分析出他們被煉成的原因。好玩的是,發現他們有很的性格和馬鏟一樣,所以你可以把我的大中華膠系列和馬鏟世界觀系列交叉來看,可能可以得出一些獨特的心得,再和我分享。

Thursday, May 29, 2014

賢者之石

前陣子看英國前任財政顧問,黛安.柯爾(Diane Coyle) 寫的一本書,《The Economics of Enough》,中文版的譯名是《被賣掉的未來》。裡面有提到我們現代經濟體系所面對的問題,其中一個單元是說到債務的危機。

Tuesday, May 6, 2014

癲狗的嚎啕6: 戰神的凋謝

丹南鳥瞰圖

回到沙巴,就要寫一些矯情的文章。對我的沙巴矯情系列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這個 沙巴矯情系列》。這次由於拿篤的家還沒有建好*,所以回到母親的家鄉——丹南度假去。
丹南是個好清靜的地方,因為這裡幾乎什麼都沒有,靜到你可以沉思人生。就像每個沙巴的地區一樣,早上六點起身已經很遲了。這裡的店鋪,平均到下午4點就打烊了。第一天回到來,晚餐5點就吃了,讓我很不習慣。

Tuesday, April 22, 2014

發現Kepler-186f

          來來來,讓我們暫時拋開地球上的煩惱,把目光望到遙遠的外太空去。在最近的《科學》期刊雜誌裡公佈一篇文章,說科學家們花了3年的時間,找到了一顆名叫Kepler-186f的行星。那是一顆環繞紅矮星克卜勒186的太陽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492光年。

Sunday, April 20, 2014

豬哥談回教法 1/2

最近又聽到回教黨講要在某些州屬實施回教法,然後國陣裡的副首相又表示他個人“不反對”,然後捆綁式地說回教徒不能反對這個法律。馬華之流又出來作秀表演說他們反對,並順便插火箭不給力。行動黨的星爺最近意外去世,大馬非回教徒的處境突然讓人很emo

Saturday, March 15, 2014

宣揚國恥,匹夫有責。


繼續抽水,散播謠言,愛國之士就不要往下看了。
不知道做什麼,我這幾天越看到大馬丟臉的新聞,我的內心就越快樂。我,是不是不愛國?為了這個問題,我思考了一個晚上,得出了一個讓自己沒這麼內疚的答案。。。
有人批判,我們這些人,不停share對馬國不利的新聞,是不愛國的行為,居心何在?­分享一些馬國政治/公眾人物的壞新聞,這不是我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嗎?河馬買cincin被爆出來,我們不是很開心地分享出來嗎?馬來西亞在一些衰事裡面如貪污指數、新聞自由排名下降等新聞,我們不都是在面書等社交媒體裡大shareshare嗎?怎麼這一次不能了?是不愛國了?

Saturday, January 25, 2014

揭開上帝的面紗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新戲《I,Frankenstein》,男主角原型來自18世紀經典小說《科學怪人》裡。小說原著我沒看過,但聽說作家當初寫這部小說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一起反思,我們不斷創造新科技,但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能力來使用它們嗎?
          最近看完了一本大馬回教學者寫的書。作者提出的論述,我很多都無法苟同,但卻給了我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的思路。(這也是我買這本書的目的)他認為,西方世界自從政教分離後就開始『墮落』了。而我們受西方霸權的影響,所認知的歷史觀卻是西方自脫離了教廷的壓抑,思想得以釋放,西方從此走出黑暗時期,迎來了人類歷史上最蓬勃的科學、思想大躍進。他還說道,當今的人太自以為是,跑去研究/發明任何東西,直接“挑戰了真主的權威”,最後必定抓蟲,自己害死自己。

Sunday, June 16, 2013

計算機科學之父

    


     在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連續有兩門科目的講師,提到上面圖片的這位大叔。悲劇的是,身為計算機科學最後一年學生的我們,幾乎沒有人認識他。學生不認識自己專業的祖師爺級人物,這也是人類文明就快滅亡的另一個證據。
     Alan Turing,英國數學、邏輯學家,被譽為計算機科學(就是電腦)和人工智能之父。對他產生興趣,因為他領導的團隊在二戰時期破解納粹的軍事加碼器(Enigma),為盟軍拿下歐洲戰線立下了汗馬功勞。

Monday, April 15, 2013

斯巴達克斯觀後感


                熱播的美國歷史連續劇,《斯巴達克斯》第三季度,終於在上個星期五的劃下了圓滿的結局。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電視劇裡的斯巴達克斯最後也壯烈犧牲,故事不是happy ending。根據歷史,斯巴達克斯起義軍,高峰時期有12萬人。後來起義軍內部分化,以克利克蘇(Crixus)為首的一支部隊分出,削弱了主力部隊的力量,間接導致了起義軍日後的潰敗。

                電視劇裡對於這一段歷史情節的描述,讓我印象深刻。那時,斯巴達克斯主張帶領部隊翻越阿爾卑斯山,遠離羅馬帝國的魔爪,大家各返家園。克利克蘇卻反對此主張,並認為大隊應該調主力部隊進攻羅馬,拿下羅馬城。只有把羅馬帝國給滅了,那剝削奴隸的黑暗陰影,才能從所有奴隸的心理面去除掉,大家的內心才能平靜

Sunday, January 6, 2013

12生肖,哈里路亞。

     上個星期看了成龍的《12生肖》,因為“太好看了”,所以忍不住要寫一篇帖文來紀念紀念下。
     這是成龍大哥一部愛國電影,整部電影的愛國精華,都出現在成龍一伙和法國美眉在古堡裡的一幕。愛國女郎Coco打算搶走法國美眉的古畫,並打算以“反正你們的祖先也是從中國搶來”的詭辯,搶走法國美眉的家寶。

Monday, December 24, 2012

中出女大學生


(以下寫的完全沒有歷史根據或辯證法,信我一成,雙目失明)

   平安夜,失身夜,漫漫長夜,豬哥一個人孤枕難眠,唯有寫色情文章自淫淫人自娛娛人。
     前陣子薄熙來同志的唱紅打黑在中國還是很hot的時候,勾起了很多老uncles們對文革時期的集體回憶。Uncles們都認為,那是中國最美好的年代。這種心理,除了中華傳統優良文化獨有對獨裁者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在新經濟自由主義大行其道的20年後,世界越來越難混。有錢的中國官商豬哥,一個人金屋藏幾(有些甚至雙位數)嬌;窮到不能翻身的平民,除了對着蒼老師中國人民站起來外,幾乎沒有什麼未來。

Thursday, December 20, 2012

醬就真的是世界末日

     中學時看過一部漫畫,講述關於世界末日的故事。漫畫一開始一班中學生到小島去參加畢業旅行,這時候的地球卻遭到許多小流星的攻擊。這些攻擊地球的流星群,還帶著來自外太空的病毒。由於這些病毒只能攻擊成人,故事裡的主角還沒滿18歲,所以得以倖免。中了毒素的成人們,變成殭屍,互相攻擊。漫畫裡的主角在打敗了最終的殭屍人類後,成功從小島回到大城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