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科学.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科学. Show all posts

Tuesday, January 8, 2019

慾望解決慾望

19世紀,愛爾蘭大才子王爾德說過:
「拒絕誘惑的唯一方式,就是向它臣服」。
這點我是時常銘記於心。
(同樣的,這位大大也說過因美劇而膾炙人口的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今天又買了淘寶,淘寶賣家怕被神經病的中國顧客給差評,每每都把一件物品包幾層。
我看過買模型的,只是盒子因運輸過程壓扁了一點,模型整體沒事,客戶都給差評。
明明就算要賴,都是快遞公司的錯。
而他們包到密密麻麻的方法,是用一些看起來非常有毒的塑料膠紙之類的東西。

Thursday, October 25, 2018

科技神

           前陣子看《殺破狼3》,劇情是泰國的一些犯罪份子專門綁架落單的遊客,然後殺害他們以挖取他們的內臟,接著高價賣給需要的人。那時我看了就覺得很恐怖,雖然電影可能誇大了,但現實肯定有這些事情,那我們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難道只能靠電影裡的警察如Tony Jaa這些雷霆打擊嗎?不過這個世界唯一的定律,就是供需定律,只要有需求,只要有錢賺,殺頭的生意還是有人做的。政府如何強制打壓,甚至出動軍隊打壓,都會有這種犯罪的。

Sunday, March 18, 2018

區塊鏈技術和大馬養豬

近年來,你一定聽過區塊連的技術不單是革命性(在商業和科技上),甚至可以在社會上有顛覆性的貢獻,那就是解決貧窮問題。
區塊連怎麼解決貧窮問題?
根據我不負責任的Wikipedia和YouTube淺度學習,看法如下。
所謂的區塊連解決貧窮,不外是
1. 去中心化
2. 幫窮撚上線

Monday, June 26, 2017

2017年6月26日的心靈豬湯

                有聽過CRISPR/Cas9嗎?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基因修改技術,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快,其在醫療的應用非常廣泛,甚至可以治療癌症和艾滋病。可是這麼偉大的科技,居然沒有得到很廣泛的報導,甚至沒有多少個人懂這種東西的存在。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篇博文,作者說現在的社會已經對科學的發現或發明已經沒有100年前的熱忱。大家關心的是短期的發達成功模式,所以CRISPR科技突破的新聞很少人關注,但那些矽谷或華爾街成功的CEO每天的作息、早餐吃什麼等,卻可以獲得很多的報導,民眾也更有興趣知道這些話題。
               

Sunday, March 22, 2015

你的神諭,我的屁股。

                               首先要感謝盜版DVD店,讓我在馬來西亞政府禁止了此片後仍然有機會觀賞到這部電影——《Exodus: Gods and Kings》,雖然這是一部爛片。
           出埃及記,改編自《聖經》裡的故事,由好萊塢型男Christian Bane主演,其名字更加強了電影的基督feel。由於這部電影講述摩西的故事,政府擔心本地回教徒看了後會混亂,把回教裡的先知Musa弄亂,所以禁止了此片的上映。之前還有電影諾亞,也被禁止,基督教的Noah和回教的Nuh都是同一個角色。回教教義嚴厲禁止描畫先知的樣子,同樣的政府也怕回教徒看了後會把先知的樣子當成是好萊塢鬼佬的樣子,通通禁了。我們這些異教徒當然沒有理這麼多,加上此片又是大導演出品,當然要支持了。

Saturday, February 7, 2015

The Imitation Game的觀後感

          我以為這些冷門題材的電影不會在本地電影院上映,所以很早就買了老翻來看。The Imitation Game,中文的翻譯為《解碼遊戲》。也許譯者認為故事裡的主軸為解開德軍密碼,所以取了這個名字,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模仿遊戲》,是圖靈在其論文裡提出的實驗。關於圖靈的故事,之前有寫過:《計算機科學之父》,想知道他的威水史可以參考之前的博文。
          這是一部美英合拍片,男主角是因飾福爾摩斯連續劇而著名的當紅炸子雞Benedict Cumberbatch。電影叫好又叫座,除了觀眾一致讚好也入選了下兩個星期舉辦的第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等多項提名。這部電影也是改編自《Alan Turing: The Enigma》一書,原書我沒看過,但我在看這部電影裡隱隱約約感覺主題是基情,真正的男主角是出來沒有出場過的英國戰時首先丘吉爾。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

Wednesday, June 11, 2014

明日世界,人間地獄

         
         每次看完Dan Brown的小說,感覺上要寫一些閱讀心得,方能對得起他老人家。這次看了《地獄》,也要寫一篇。聽說這一本《Inferno》,也會被拍成電影。經過前面兩次的失敗,這一次如果出電影版,應該不會抱著很大的期望去看了。
          聽說古埃及人當年看到尼羅河的河水氾濫,淹死很多生物;過後因為河水氾濫卻導致尼羅河流域的泥土更加肥沃,肥沃的泥土又可以種出更多的種植物,養活許多埃及人。從此埃及哲學裡,死亡就變成了一個重生的意義。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消失,而是下一個生活延續的休息站。

Sunday, June 1, 2014

豬老師講豬古力

這個禮拜的『豬古力』事件,讓我們再一次了解我們的“友族”的世界,是多麼的。。脆弱的。雖然生物科是我唸書時最喜歡的科系之一,但我專研的領域是人體結構和生育學,分子DNA並不是我的強項,所以到現在為止,我都不知道『豬的DNA』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Tuesday, May 6, 2014

豬哥談回教法 (patch)

上次寫《豬哥談回教法》時分上下,寫完上篇後發現原稿不見了,所以寫下篇時只記得重點而寫,但忘了其中一個論點。過後無意中又找回我的draft,發現還有一個叫『模因』的沒寫,現在補回,此為patch
1976年,英國演化生物學家,Richard Dawkin出版了一本名為《自私的基因》一書,並發明了『模因』(meme)這個詞彙。他在書中講的『模因』像是遺傳因子裡的基因,只是他的『模因』是指文化上的。這些模因會互相地複製變異,最後經過進化淘汰後,會大量地散播。

Tuesday, April 22, 2014

發現Kepler-186f

          來來來,讓我們暫時拋開地球上的煩惱,把目光望到遙遠的外太空去。在最近的《科學》期刊雜誌裡公佈一篇文章,說科學家們花了3年的時間,找到了一顆名叫Kepler-186f的行星。那是一顆環繞紅矮星克卜勒186的太陽系外行星,距離地球約492光年。

Saturday, January 25, 2014

揭開上帝的面紗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新戲《I,Frankenstein》,男主角原型來自18世紀經典小說《科學怪人》裡。小說原著我沒看過,但聽說作家當初寫這部小說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一起反思,我們不斷創造新科技,但我們有足夠的智慧/能力來使用它們嗎?
          最近看完了一本大馬回教學者寫的書。作者提出的論述,我很多都無法苟同,但卻給了我另外一個角度看問題的思路。(這也是我買這本書的目的)他認為,西方世界自從政教分離後就開始『墮落』了。而我們受西方霸權的影響,所認知的歷史觀卻是西方自脫離了教廷的壓抑,思想得以釋放,西方從此走出黑暗時期,迎來了人類歷史上最蓬勃的科學、思想大躍進。他還說道,當今的人太自以為是,跑去研究/發明任何東西,直接“挑戰了真主的權威”,最後必定抓蟲,自己害死自己。

Saturday, August 10, 2013

《星際迷航》改變世界


            之前在看了電影Star Trek後,在午餐時和同事們吹水。這時主管插話了,他告訴我他是Trekker(《星際迷航》擁躉的稱呼),所有《星際》的電視劇和電影都沒有錯過。接下來就是主管個人秀,我們只有聽的份。

Sunday, July 21, 2013

生命的沒有意義

   

  上個星期,看完了Michael Crichton*生前最後一部小說——《Micro。裡面講述一班大學生,在利用電磁場學的高科技產品,把自己變小後,在森林裡和昆蟲搏鬥的故事。變小後的大學生,才真正體會到地球上的霸主,是昆蟲,不是人類。

Sunday, June 16, 2013

計算機科學之父

    


     在大學的最後一個學期,連續有兩門科目的講師,提到上面圖片的這位大叔。悲劇的是,身為計算機科學最後一年學生的我們,幾乎沒有人認識他。學生不認識自己專業的祖師爺級人物,這也是人類文明就快滅亡的另一個證據。
     Alan Turing,英國數學、邏輯學家,被譽為計算機科學(就是電腦)和人工智能之父。對他產生興趣,因為他領導的團隊在二戰時期破解納粹的軍事加碼器(Enigma),為盟軍拿下歐洲戰線立下了汗馬功勞。

Sunday, February 3, 2013

豬哥的邏輯

            我在大學裡,有一門類似邏輯的課程,記得有一課蠻好玩又有用的。那一課裡,介紹了最簡單的邏輯入門三大術語(是叫術語嗎?)
1Contrapositive
2Converse Error
3Inverse Error
假設如果PQ,那就把它符號化,就是PàQ
第一種情況:
如果不是Q,那就不是P,這個情況叫Contrapositive,符號是Q’àP’
第二種情況:
如果是Q,就P,這個情況叫Converse Error,符號是QàP
第三種情況:
如果不是P,就不是Q,這個情況叫Inverse Error,符號是P’àQ’
第一種假設是對的,第二、第三種假設是錯誤的。
為了方便明白,用最著名的下雨場景來解釋。

Tuesday, January 1, 2013

尖端科技

     2013年的第一天,應酬應酬都要一個post。就介紹高科技吧。最近在看Dan Brown的《消失的符號》,裡面有介紹幾個幾好玩的科學/科技,幾好玩的,分享一下。雖然作者在書本開始已經講了書本里的所有科技是真的,但難免他為了使故事更精彩,而來個7分真,3分假。有興趣者可以繼續上網搜索相關的資料,看類似的科技是否真的存在。為了方便大家搜索,那些科技名我就用回原文(我在網上也找不到相關的華文名稱)

Friday, December 21, 2012

末日的印象問題



     那天我的老母打電話給我,開頭第一句就問“仆街仔呀,21號那天是不是世界末日呀?你的姑媽他們冚家買了蠟燭乾糧,聽說會三天沒太陽呀!”
我這個乖寶寶唯有很冷靜地安慰老母,“定點啦,這些傻海末日論,每幾年都有的啦~”

     放下電話後我在想,“哇肏,這個瑪雅末日論這麼火,連我不上網的老媽都知道!”老實說,這麼多末日論,為什麼獨這個這麼火紅?(今年5月和7月就分別各有一個末日論了)個人覺得是電影《2012》的效應,造成廣大的心理衝擊,導致許多人相信這次來真的。除了電影的貢獻,我想網際網路的發達,讓這種謠言恐懼更加容易散播。

Wednesday, November 7, 2012

天降神兵,呼風喚雨


今天不切實際一點,談些陰謀論
Well~首先恭喜小黑當選總統,成功向克林頓同志看齊,
是繼二戰後,第二位成功連任總統的民主黨議員。

據說,小黑這次當選,還要感謝那個“科學怪人”的颶風來襲,
他的團隊因為救災有功,得到民眾不少的好感,提高了他的支持率。
在颶風來襲前,小黑和老羅的支持率都在47%的僵局,
過後颶風來了又去,歐巴馬在全美可能投票選民支持率變為48%,些微領先羅姆尼的45%3個百分點。
可能大家會覺得那個死黑鬼這麼好運,颶風這麼碰巧在這個時候來襲,
讓他努力表演,以避免布什當初所犯的錯誤,最後成功拉高了自己的民望。
如果今天我說,那個颶風不是碰巧,而是總統為了提高自己勝算,
而“製造”出來的呢?

Tuesday, July 17, 2012

断袖之恋4

这篇和之前的一些points会重复,就当是新point+精选吧~


近来陆陆续续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同性恋者的文章和帖子,当中有许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婚场面。
网友们对此的反应不一,有人祝福有人诅咒,也有人表示“中立”,不支持也不反对。
先声明一下,我个人的立场是赞同/支持同性恋者们(其实也不容得我们反对)的行为,
当然我也希望其他人的立场和我一样,对于这些目前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的群体,给予祝福与谅解。
但阁下如果坚决反对同性恋者,虽有些失望,但我也会100%尊重您的意见,可是如果你反对的“原因”属于污蔑、捏造或有些逻辑上的荒谬,
我觉得实在是有必要列出来讨论一下。

Saturday, June 9, 2012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会死去?

警告:会透露部分(部分而已啦)剧情。。。

今天和两位久违了的朋友去看这部电影,Prometheus。
之前看过这部电影的预告片,偏见地判断这是一部故作疑云的烂悬疑片,
但看了后虽谈不上很精彩,但也勉强算及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