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年前,Thomas Jefferson還沒有當美國總統時,就說過一句名言:
如果讓他選擇,他寧願要一個有媒體而沒有政府的國家,也不要一個有政府而沒有媒體的國家。
這句話從此成為彰顯媒體對民主社會貢獻的舉世名言。
在所謂“人民做主”的民主制度裡,雖然說人民可以自己投票,選擇自己的政府;但這樣的制度,並不能充分地保護人民的利益。
因為政客也許會故意混繞視聽散播假消息,隱藏對自己不利的消息,只對外宣稱自己幹過的好事,
試圖影響選民的正常判斷,好讓選民選了豺狼上台而不知。這時候,媒體的貢獻就能彰顯出來。
一個負責任的媒體,會把“揚惡隱善”奉為宗旨,專門報導政客幹過的壞事,
好讓選民可以更加看清楚美國政客的陰暗面,才能在選票上作出最明確的判斷。
有了媒體的監督,政治人物在幹什麼事情時,都會顧忌媒體那無處不在的眼睛,而戰戰赫赫地為民服務,不敢越過雷池半步。
然而就像所有的東西一樣,絕對的力量,也會帶來絕對的腐敗。
讓原本是負責政府施政的媒體,在得到絕對的力量後(絕對的佔市率、絕對的話語權),
也會變得腐敗,甚至會和當權者勾結,為自己謀取利益。
英語世界著名作家Jeffrey Archer在其代表作 《The Fourth Estate》裡,也深刻地描述了當媒體發展到“一黨獨大”時,
其醜陋的面孔,絕不亞於任何腐敗的政客。
書中讓我影響深刻的內容是,書本里的媒體大王(映射當今的西方媒體大王——梅鐸),在擁有了某位政途無限議員的私生活醜聞照片後,不急著登出來,反而以此作為要挾,和該議員談判。
談判的條件類似媒體大王不登醜聞照片出來,作為回報議員在日後當上部長時,就要修改親媒體大王的新聞法令云云。
在書裡,連英國首相都要對媒體大王敬畏三分,可見當媒體獨享權力後,對老百姓也不會是什麼好事。
不要以為書中的情節盡是“小說家戲言”的無聊想像力,只要大家還記得前陣子英國媒體大王梅鐸的竊聽風波所鬧出的風波,
就知道所謂的“第四權”,如果沒被好好監督,就會和政客那樣,一樣得骯髒。
就連當初說“寧願要媒體,不要政府”的美國總統Jefferson,在當選總統後也吃盡了媒體的苦。
在他擔任總統之後,每日與媒體短兵相接,最後也曾感慨的說:
從來不看報的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更接近事實,因為媒體中充滿假相與錯誤。
可見,連媒體也會充滿謠言於錯誤,那民眾要相信誰能?
我不是媒體研究者,說不出如何造就媒體更公平報導的方法。
但個人的愚見,認為只要競爭對手越多,就越難形成壟斷,
在不能壟斷的情況下,所謂的霸權就很難形成,醜陋的事件就會減少。
我們不可能阻止某媒體故意宣揚假消息、故意散播留言(我們普通老百姓也沒能力一一去分辨新聞的真偽),
但如果媒體業的呈現是百花齊放,假新聞所造成的殺傷力可以被減到最小。
好比A媒體進行了不確實的報導,但B和C媒體隔天可以作出更準確的報導;
讓讀者可以在比較之下,作出最合理的判斷,到底是誰在炒作新聞。
又或者,當媒體A對某位政治人物作出指控或新聞封殺時,該政客可以通過媒體B、C、D、E作為平台,
為自己申冤、為自己辯護。熟是熟非,就讓讀者大人自己判斷了。
可見,除了政治上我們追求兩線製的互相制衡,媒體上我們也要追求“兩線製”、甚至三線製、多線製,來讓媒體互相制衡,又百花齊放,才是對老百姓最好的保證。
有人說近年來大馬人的“政治醒覺”提高了,大馬人更加敢站出來為自己的權力而吶喊。
對此看法,我還是有點保留。
沒錯,淨選盟、綠色集會、守護老街運動的風風火火,老百姓的踴躍出席,固然是民間運動的一大進步。
但這樣沒還不足以說我們的政治醒覺提高了,哪怕是可能連及格都談不上。
有評論人提出人们热捧净选盟大集会,恐怕是種粉丝赶潮流现象,缺乏深刻的醒悟。
因為我們可以在Bersih的號召下,浩浩蕩盪地出席淨選盟的集會。
在Bersih被控告下,網民可以眾志成城地在網上捐款,並在短時間就能破表。
對於反對網絡的114A惡法,大家會很給力地更換面子書上的個人照片、博客照片,甚至以“不上網、黑屏”來抗議。
獨立日當天,又能大量的出席國慶日前的倒數日,向政府提出異議的訴求。
但是,我們卻在慶祝獨立日的當天,卻讓網上獨立媒體《獨立新聞在線》熄燈。
我不是以《獨立》的結業,來否定大家在其他不同場合、不同議題所做的努力。但打個比方,好像一個人大力宣揚愛,到世界各地幫助窮苦、飢餓的災民,但他家裡的妻兒卻因貧窮餓死了。
前者的偉業固然偉大,後者的悲劇也不能否決前者的貢獻,
但我們可以合理的懷疑,這個人是不是有些東西搞亂了?
連最基本的(媒體獨立)需求都沒搞好,卻去追求其他更高的理想(民主、人權、兩線製)?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獨立》的經營危機,不是最近才開始。
《獨立》的自救運動,很久以前都開始了,但最後還是躲不了熄燈的結局。
我們可以花很多精力地去抨擊主流媒體“充滿想像力”的新聞報導,某專欄作家誤導性的評論;但沒有人去關心要如何打破媒體壟斷的局面,如何呵護苦心經營的網絡媒體,甚至可能認為網上東西應該免費,任何文字知識產權都理所當然是免費的。
這種“提高了的政治醒覺”,就是導致又一媒體關門的原因。
有怎樣的人民,就有怎樣的政府。
一個社會是民主開放,還是極端封閉,都是社會裡的每個人,集體意識反映出來的結果。
不知道有人是否想過,
讓我們失去自由的,不是暴政的政權,
讓我們生在水深火熱的,不是集權,
讓我們沒有言論、新聞自由的,不是那些所謂“援交”的媒體,
讓我們在獨立日淪陷的,不是敵人的分化,
而是我們自以為是的無知?
之前的:免費的午餐
内容能不能吸引人很重要。
ReplyDeleteBoon Chin,第一次留言?歡迎光臨呀~
ReplyDelete《獨立》的新聞,沒有《當今》這麼多、這麼快。但她的分析文章,尤其是經濟、文化、社會的,都寫得很好。《獨立》的市場定位,不是像《當今》之類的報導新聞,而是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課題。如果帶著看很多新聞的心情去瀏覽《獨立》,當然會覺得RM15不值得。
我们的媒体不知丑,人民不会管。抄袭在西方而言等于死罪。JOURNALISM在西方是非常神圣的东西,为了journalism记者可以冒生命危险,为journalism评论家必须掌控正确资料。报社选边站没问题,因为报社有自己的立场。但又要假中立,又要作假新闻,抄袭文章等烂事。我国的Journalism真的有如垃圾般。
ReplyDelete(以上journalism不包括网媒。)
独立新闻吸引人的本来就不是新闻。他的评论和分析文章。是目前市场所没有的
ReplyDelete顺便,楼主,借你的文章放FB
Paul:
ReplyDelete//我们的媒体不知丑,人民不会管。抄袭在西方而言等于死罪。JOURNALISM在西方是非常神圣的东西,//
西方的很多東西,到了這裡,都被濫用了。。。
Alan Tan:
//顺便,楼主,借你的文章放FB//
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