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5, 2014

全馬鏟泥齊種樹,樹多成林神保佑。



            今天有兩則新聞,我覺得可以交叉一起來看,然後得出一個很蛋疼的結論。
            第一則新聞是馬來網絡界今天瘋傳的新聞:據說有604名華裔和印裔學生在參加國民服務時,被發現居然不會說馬來文。這一個新聞,在馬鏟界引起很大的迴響,它們心中那個“我都說了他們是這樣的啦!”的毒瘤,再次爆發和繁殖。它們認為那些不會說馬來文的,是不愛國,然後認為華小是造成這個的罪歸禍首,最後結論是關掉華小!

            老實說,我對於那些不會說馬來文的SPM學生,真的很奇怪。馬鏟也發問同樣的問題:他們連馬來文都不會說,SPM國語科目是如何及格的?最後馬鏟福爾摩斯上身,客觀思考獨立分析後認為:『居然數學科學題都可以洩漏,那麼絕對有理由相信那些華人也是這樣passSPM的國語科目的』。有者甚至要求檢討SPM的國語科目水平,是否太低了。這樣好呀,檢討下去就會發現SPM全部科目多年來為了遷就頭腦殘缺的大部分人,而水準發生了跳樓式的下降。

            不過說回那個馬鏟認為華人不會說馬來文,是不愛國,是華教的錯的問題。甚至有網友表示,他們在學校認識的華人同學,當被問到是否會說馬來文嗎時,華人學生有這樣答:“我不想明白馬來文”。這個我之前說了,華人不學好馬來文,除了該語文沒有經濟價值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心態是“曲線愛國”。居然巫統(馬來人)打壓我們華人,那馬來文是打壓者的語言,我不能和巫統正面衝突,那至少故意不去學馬來文也是一種類似精神勝利的反抗吧?
            華小是團結的絆腳石這個論述,說了很多年,反駁也提出了很多,我就不重複了。但馬鏟界是否知道/思考過,在華小內也有相當部分的馬來人在唸書,那麼這些讀華小的馬來人今天活在馬來西亞,他們是否有和念國小的馬來人“不能團結”?另外一個說法是,馬鏟或政府一直認為我們不團結,那團結的定義是什麼,我們做了什麼讓你認為我們不團結?新年沒有去你家拜年?投票時沒有和你一起投同樣的政黨?還是沒有和努力跨出去泡馬來妹,或華人美眉拒絕馬鏟的追求?還是華人“挑逗”馬鏟的特權利益?

            馬鏟的烏托邦是,把全部人放在同樣一個源流的教育體系下,用同樣的語文(但你可以學習自己的母語)教導,那麼就可以產生它們認為“團結的華人/印度人”學生了。之前香港鬧得國民教育運動,有作者提到的一個論述,我覺得非常適合用在大馬。我先不管團結的學生定義是什麼,但導致大馬華人和馬來人不能心連心,『不是我們被國家教育教導的太少,而是被國家教育教導的太多』。因為課本裡面講國家是美好的,政府是偉大的,各族人民和諧相處,啪啪啪啪,但你讀的越多,在踏入社會了解越後,你會發現這和課本講的完全不一樣,貨不對版,從而產生的失望與不滿反而更大。

            另外一則新聞是檳城島主林神搞得禁止外勞煮食物。這個我之前講過,食物難吃人家會自動不去吃,老闆的檔口自動收皮,剩下的檔口就是好吃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非常簡單的演化論,不用林神看得到手去kacau。而且,林神這種把不想看到的人弄走,和安南把乞丐往市中心弄走的心態,都是一樣的。林神把外勞趕走,除了“外勞煮的食物不好吃”這種懶覺藉口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外勞破壞了檳城人原汁原味的面貌』。
            因為在林神(或我們)的心中,檳城人+檳城小食,是由黃皮膚的大馬華人或黝黑的馬來人煮的食物,而不是黑漆漆的孟加拉等外勞在那裡煮東西的檳城。外勞煮東西的檳城,那怕再他媽的好吃,對林神來說,都不是檳城。 還記得我之前文章寫過的論點嗎?馬鏟不是不知道巫統的爛,不是不知道開發競爭力會讓國家進步,但他們認為,就算國家進步了,但政治領導人是清一色的非馬來人、政經文教重要位置都不是馬來人擔任,對外給人的印象馬來西亞是華人居多的國家,他們是不要的。因為非馬來人當領導人的國家,並不是他們心目中的馬來西亞。(參考《狗看到的世界》

            所以不必花時間和馬鏟辯論什麼用中文教學生並不會產生不愛國的華人這種課題,因為它們主要的核心是:馬來西亞是說馬來話,而不是那種qing qing chong chong的中文。這和Tokong認為的檳城那樣,不管外勞煮的多好吃,他們依然是pedatang,林神不想看到馬來西亞人的檳城被破壞,不想讓外國遊客以為檳城蝦面是孟加拉煮的,唯有發出逐客令。看下看下,你是不是覺得兩邊人馬的思路是一樣的呢?

2 comments :

  1. 關於外勞不能在檳城掌廚一事,禁令只限於小販而不包括餐廳也是不公平的。

    ReplyDelete
    Replies
    1. 我在想如果有馬來人在幫手賣蝦麵,林神掃不掃場?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