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偷懒,继续转载,顺便介绍一个我很喜欢的blog给大家。
这是一位香港女博客的blog,作者应该是退休人士。
退休前活跃于香港财经新闻,是一名前新闻从业员。
所以很常可以在她的blog看到很多香港/内地财经的黑暗内幕。所以她的文章在大陆网民中很受欢迎。
她是我目前为止看过写blog写的最认真的一个,大约1个礼拜1篇,但制作非常认真。
每个资料都给予出处和延伸阅读的链接。今天就介绍这个blog,小收煞。
顺便转载一篇我喜欢的文章,这一篇文章解释为什么在印度来的观音是男儿身,到了中国就变了女儿身。
--------------------------------------------------------------------------------------------------------------
小收煞:目連救母(二)
救父變救母
有趣的是,「目連救母」的原形,是男兒救父。「佛光電子大辭典」的說法是這樣的:
「盂蘭盆之起源極早,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梵文:Mahābhārata)第一大章之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及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八章等之中,皆有關於盂蘭盆之敘述。又<摩奴法典>(婆羅門教的經典)第九章、<摩訶婆羅多>第一大章之第七十四章等,
其中皆有梵語 putra(子息)語源之說明,謂男兒必須拯救(梵 trayate)墮於地獄(pun)之父之義。
因印度古來即相信無子嗣者於死後必墮入惡處,
故婆羅門於二十歲修業圓滿後,遂歸家娶妻生子,以祭祀祖先之靈。 」
(按:在印度的種姓制度中,婆羅門是祭司,掌握宗教權力,社會地位最為崇高。)
從救父變成救母,反映了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所作出的調整。跟唐代之後的觀音造型從男變女一樣,都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本土化的重要里程碑。
出世變入世
印度佛教本來是出世的,傳入中國之後卻變得入世,大陸作家阿城如是說:
「例如印度佛教輪迴的終極目的是要脫離現實世界,中國世俗則把它改造為回到一個將來的好的現實世界,也就是說,
現在不好,積德,皈依,再被生出來,會好。這次輸了,再開局,也許會贏,為甚麼要離開賭場?釋迦牟尼的原意是離開賭場。」
<閑話閑說 —— 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
中國人好賭,連佛祖都無法叫中國人戒賭。於是唯有退而求其次,教你如何管好屬於自己的一盤帳。佛教於是變成會計科,
例如:佛家有「迴向」(轉贈)的說法,阿甲唸了許多遍<金剛經>或者<大悲咒>,他可以把功德「迴向」給已故的親友阿乙,
或者已經前往彩虹橋的愛犬旺財、愛貓咪咪,又或者給其他「有情眾生」(佛家語:有靈性的生物)。不是開玩笑,下一次路過「齋舖」
(港式粵語:素食店),不妨拿一本佛教徒捐款印刷的佛經來看看,翻到書的最後幾頁,「功德芳名」(贊助者)一欄內,
除了「迴向」給「歷劫以來一切父母師長六親眷屬六道群靈水族毛群冤親債主無主孤魂」之外,不難找到已逝的寵物貓狗的名字。
棄家變戀家
面對強大的儒家文化,佛教另一個重大轉變是對家庭的態度。印度佛教的僧人本來要割斷塵緣,跟家庭完全脫離關係,
但是這種做法跟儒家文化的家庭本位格格不入,中國人父母不願意跟孩子一刀两斷,華人社會亦不會接納一個鼓勵孩子棄家改姓的外來宗教,
於是佛教變成一個宣揚孝道的宗教。「目連救母」就是一個好例子:目連出家之後知道母親有難,立即直奔地獄,母子關係從未斷絕,
而佛祖也認同他的孝行,甚至出手相助。這樣的故事,絕對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尤其是已婚女人。
許多人都指出,觀音菩薩由男變女,是為了方便女信眾參拜。中國式父權社會不喜歡見到女人崇拜男性神祇,因為虔誠的已婚女信眾隨時會愛上祂,
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出軌。觀音變成女性形象,而且是孝順女(相傳妙善三公主為救父王而自斷一臂,後來變成千手觀音),
又或者化身為守護眾生的慈母,救苦救難、送子送錢(香港人發明「觀音借庫」),就可以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唐代之後,
中國女人去拜觀音,變成是向社會認可的模範女性學習,符合中國式父權社會的道德規範,男人於是可以安心讓女人去參神。
-----------------------------------------------------------------------------------------------------
链接:目連救母(一)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